攀枝花市儿童福利院开展2025年暑期研学活动
来源:攀枝花市儿童福利院 发布时间:2025-08-06 选择阅读字号:[ 大 中 小 ] 阅读次数: 0
蝉鸣渐起的盛夏,一场满载期待的北京研学之旅,为攀枝花市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望向世界的窗。7月20日—25日,6天时光里,天安门广场的晨曦、故宫的红墙黄瓦、长城的烽火狼烟、圆明园的断壁残垣……这些镌刻着历史温度的印记,在孩子们心中种下了热爱与希望的种子。这场以“润心伴成长,同心护未来”为主题的研学活动,让每一颗稚嫩的心灵在行走中触摸文明、在体验中汲取力量,更让“大爱民政,携手童行”的温暖,成为这个夏天最动人的注脚。
一、行前叮咛:把安全的种子播在出发前
市民政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双文的行前动员,像一剂暖心的预防针。“高温天要像呵护小苗一样照顾自己,水不能离手”“人多的地方要像小尾巴一样跟着老师,千万别掉队”,朴实的叮嘱里藏着细致的关怀。从防暑降温到交通安全,从财物保管到突发应对,每一条提醒都像为孩子们披上的“隐形铠甲”。“安全是快乐的前提,你们要互相拉着手,把北京的故事平安带回来。”领导的话语落地时,孩子们用力点头的模样,早已写好了“平安”的承诺。
二、天安门广场:那抹红,在晨曦中刻进心房
凌晨五点的天安门广场,星光还未褪去,孩子们的眼睛却亮得像星星。当国旗护卫队的脚步声从远方传来,原本叽叽喳喳的队伍瞬间安静——那是一种无需言说的庄严。国歌响起的刹那,十多双小手不约而同地举到额前,小小的身板挺得笔直,目光死死锁住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风拂过他们的脸颊,没人在意汗水浸湿了衣领,只看见那抹红在朝阳里舒展,像一团火焰,烧暖了整个清晨。
人民英雄纪念碑前,导游的声音带着哽咽:“这些名字背后,都是为我们拼过命的人。”孩子们仰着头,指尖轻轻划过碑上的浮雕,有人突然小声问:“他们能看到现在的我们吗?”没人回答。走进毛主席纪念堂,望着伟人的遗容,一个孩子突然说:“我知道了,他们都变成了天上的星星。”
三、历史遗迹:让时光在指尖流淌
走进故宫的朱漆大门,仿佛回到了千年前的梦境。红墙映着蓝天,琉璃瓦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孩子们瞪大双眼,好奇地打量着梁上的龙纹,“龙的鳞片好像会动呢!”导游笑着说:“这是古代工匠用一辈子的心血刻出来的。”话音未落,有人指着展柜里的青花瓷惊呼:“这个瓶子上的鱼,好像要游出来了!”那一刻,中华文明不再是课本里的文字,而是能触摸、能感知的温度。
颐和园的长廊像一条彩色的丝带,孩子们追着廊上的彩绘故事跑:“这是孙悟空!”“那是牛郎织女!”昆明湖的游船划过水面,激起的涟漪里,藏着他们银铃般的笑。而八达岭长城的台阶,每一级都浸着汗水——有古代戍边战士的,也有今天孩子们的。当残疾的孩子被大哥哥扶着爬上烽火台,望着脚下蜿蜒的“巨龙”,他突然大喊:“我们把长城踩在脚下啦!”笑声在山谷里回荡,惊起一群飞鸟。
到了圆明园,笑声戛然而止。断壁残垣在夕阳里投下长长的影子,像一道道伤疤。“这里以前比故宫还美。”导游的话让孩子们攥紧了拳头。一个女孩蹲下来,轻轻捡起一块碎石:“老师,我们把它带回去吧,我要记住这个地方。”
四、文化艺术:让美在心底发芽
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的玻璃展柜前,孩子们的眼睛瞪得溜圆。古画里的仕女仿佛下一秒就要走出卷轴,现代装置艺术的光影里,他们伸手去抓流动的色彩。“原来画里的花,真的能闻见香味!”一个孩子的童言,让整个展厅都温柔起来。在这里,美不再是遥远的词语,而是能让心跳加速的魔法。国子监的柏树下,孩子们学着古人拱手作揖,“老师,‘悬梁刺股’真的不疼吗?”当听到古人“凿壁偷光”的故事,有人小声说:“我们的教室有电灯,更要好好读书。”什刹海的胡同里,冰糖葫芦的甜裹着老北京的烟火气——四合院的门墩被摸得发亮,墙根下的老槐树洒下绿荫,卖冰棍的爷爷笑着塞给孩子们红瓤西瓜。“这里的人好像邻居爷爷呀!”孩子们的话,让胡同里的风都带着甜味。
五、红色场馆:那些故事,让眼泪变成力量
军事博物馆里,一把锈迹斑斑的步枪前围满了孩子。“这是长征路上,战士们用了十年的枪。”导游的声音低沉下来,“他们靠这个,从雪山走到草地,走了二万五千里。”展柜里的草鞋磨出了洞,孩子们悄悄把自己的运动鞋往后缩了缩。当听到“小萝卜头”在狱中还坚持学习的故事,一个男孩突然抹了把眼泪:“我再也不抱怨作业多了。”
最安静的时刻,是在烈士遗书前。“妈妈,我死了,你别哭。”稚嫩的字迹让整个场馆鸦雀无声。有孩子拉着老师的手说:“我长大了要当解放军,保护大家。”话音刚落,十多声“我也要”在展厅里响起,像一颗颗投入湖面的石子,荡开圈圈涟漪。
六、研学收获:把世界装进行囊,把梦想种进心里
返程那天,每个孩子的背包都鼓鼓囊囊——有长城的石子、胡同的糖纸、博物馆的门票,更有满肚子的故事。有人说“我知道了国旗为什么那么红”,有人讲“长城的砖块会说话”,最小的孩子举着画满北京的本子:“我把星星摘下来,贴在了上面。”
这场研学,是一次心灵的远行。历史的厚重、文化的璀璨、英雄的热血,都变成了滋养成长的养分。当孩子们说“我要让祖国更强大”时,眼里的光比天安门的朝阳更亮。
未来的日子里,会有更多这样的“行走课堂”,让这些被爱呵护的孩子,在更广阔的天地里长成有理想、有担当的模样。因为我们坚信,每一次出发,都是为了让他们更用力地拥抱这个世界——这个值得他们用一生去热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