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政局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政务公开 > 热点关注

四川银行业组建债委会4170家 涉及用信余额超2万亿元

来源:四川省人民政府网     发布时间:2019-05-17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5月16日,第214场银行业保险业例行新闻发布会在京召开,四川银保监局党委委员、副局长童梦以“笃于新行于精四川银保监局‘一体两翼’深化推进债委会工作机制”为主题,介绍了四川银保监局引领银行业运用债委会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推进企业转型发展的主要做法和工作成效。这也是四川银保监局挂牌以来的首场发布会。

债委会是由债权银行对债务企业发起成立的协商性、自律性、临时性组织,旨在推动债权银行“一企一策”一致行动,既帮扶困难企业脱困、支持优质企业发展,又有效维护金融债权。四川银保监局坚持“一体两翼”,即以债委会为体,一翼推进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翼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突出“新”“精”二字,深化推进债委会机制,取得了一定成效。

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债委会组建工作基本完成,四川银行业共组建债委会4170家,涉及用信余额2.03万亿元。其中,集团和单一法人企业比例为24∶76,国有企业和民营(含外资、合资)企业比例为32∶68,呈现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

“新”机制

覆盖金融债务5000万元以上的省内企业

四川银保监局力促债委会能对更多企业提供“一企一策”的定制服务,拓宽供给范围,将债委会以帮扶困难企业为主的工作内涵,拓展为既稳妥帮扶困难企业,又要积极支持优质企业,要求覆盖金融债务5000万元以上的省内企业(集团)。同时,监管部门、银行业机构、省银行业协会均成立债委会工作小组,明确牵头部门和工作人员,按月跟踪监测债委会组建、运行情况并开展专项督导。

为避免债委会沦为“花把式”“空架子”,2017年以来,四川银保监局系统累计对辖内银行业机构债委会工作开展专项督导300余次。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债权人协议签订率75.68%,3165家债委会已召开债权人联席会议,占比超过75%,累计召开联席会议5496次。

债委会还促进金融服务从粗放化、同质化向差异化、个性化转变,对企业分类施策,按照支持类、帮扶类、退出类大致分类,已有4021家债委会对债权企业(集团)完成分类认定,其中支持类企业2941家,帮扶类企业599家,退出类企业481家。在企业分类的基础上,集体协商确定增贷、稳贷、减贷等信贷决策方向,坚决避免“一刀切”“抢收贷”。此外,针对企业具体问题,综合运用银团贷款、联合授信、调整贷款利率、展期续贷、债务重组、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破产重整等手段,做到“支优扶困限劣”。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债委会对帮扶类企业的续贷金额达978.35亿元。

“精”发展

增贷、稳贷或重组贷款金额超5453亿元

数据显示,4170家债委会涉及的贷款余额占到同期全省对公贷款近五成。债委会正确处理增融资与去杠杆、稳预期与控风险、促出清与保债权三种关系,巩固“三去一降一补”成果。截至今年3月末,全省债委会累计增贷、稳贷或重组贷款金额5453亿元,弱化风险金额2236亿元。

对金融债务规模较大、对区域经济发展影响较大的困难企业,债委会逐户制定金融帮扶纾困和风险化解处置方案,增强企业活力:用重组优化一批——截至今年3月末,已对50户企业落地实施债务重组,涉及重组金额117.6亿元;用重整盘活一批——债委会已推动国机重装(原中国二重)、泸天化集团债委会先后通过重整程序实施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盘活信贷资源逾200亿元,其中,转股金融债权合计153.21亿元,2家企业得以减重前行;用重构转型一批——促进困难企业从“等靠要”金融帮扶向“下决心”改革转型转变,主动重塑经营结构、产品结构、股债结构、债务结构等,如省内最大中成药制造企业禾邦制药,在债委会帮助下抽身房地产领域,目前制药主业已恢复正常生产经营。

围绕产能过剩行业转型升级,债委会将钢铁、煤炭等重点行业出现暂时困难的大中型企业作为工作重点。截至今年3月末,四川银行业机构对钢铁煤炭行业的84家重点企业成立债委会,涉及金融债权1761亿元。目前,攀钢集团等一批企业扭亏为盈,其中,攀钢集团在2017年终结连续六年亏损。在债委会精准发力的助推下,全省钢铁行业累计淘汰落后产能863.2万吨。

童梦透露,下一步,四川银保监局将在银保监会指导下继续深化债委会机制,精炼“三个完善”——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为债委会服务的企业提供包括信贷、债券、保险、股权、信托等各类金融资源,例如鼓励保险资金以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等形式支持优质企业或重要产业,帮助股权质押企业纾困等;完善企业经营管理,进一步引导企业树立“多元发展不如专注主业,盲加杠杆不如合理负债”的发展理念,推动企业建立稳健透明的财务管理和决策科学、管理高效的公司治理;完善信用环境建设,继续做好与人民银行、行业主管、地方金融监管、司法、财税、专业中介等各方的沟通协调联动机制,约束企业盲目加杠杆,严惩企业逃废债行为。(记者 卢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