攀枝花市人民政府网站 站群 今天是:

攀枝花市民政局

攀枝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发布时间:2015-09-28     选择阅读字号:[ ]     阅读次数: 0

攀枝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

建设工作情况总结

 

一、我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情况

社区公共服务信息平台是“互联网+”战略在社区公共服务领域的具体实践。这项工作不仅仅是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设一个网络平台、提供一个综合服务窗口的问题,而是一场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打破原有资源配置、打通各个孤网互联、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实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深层次问题。“大社会、小政府”的逐步建立,各级政府都要将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功能归还社会。社区信息平台就是依托信息化手段和标准化建设,整合公共服务信息资源,实行“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分工协同”的运行模式,为居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优质服务。从而,有效降低政府对社会的行政管理成本,实现社区服务的便民、高效。这对转变政府职能,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和打通联系群众“最后一公里”将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

我市在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创建工作中,发现社区普遍存在行政化倾向。由于大量公共事务下沉到社区,社区疲于应付,将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基本都用来办理公共服务,导致社区自治功能弱化。同时,我市是山地城市,居民居住较为分散,群众出行办事坡陡路远,极不便利。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去年5月,以创建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城市为契机,启动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市、区(县)两级财政投资1000余万元。旨在通过社区信息平台建设,达到“四个实现”的目标。即: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与自治的剥离,解决社区行政化趋向,让社区回归自治本质;实现社区公共服务事项的全人群覆盖、全口径集成和全区域通办,让居民办事少跑路,少进门,少填表,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实现条块网络“互联互通”,解决部门网络隔离、信息孤岛问题,建立民生大数据,为政府决策,企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改变过去受理窗口多和人员“臃肿”现象,提高服务效率。

对整个平台建设,我们坚持做到了:

(一)科学规划,设计符合市情的社区信息平台。一是充分论证保质量。在充分了解居民群众对社区办理相关事务需求的基础上,特邀国家层面的专家学者对我市信息平台进行科学论证,统一标准、统一规格,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确保我市社区信息平台建设的科学性、前瞻性二是高标准建设惠民生。在学习借鉴上海徐汇区经验的基础上,多次与项目建设单位技术人员,深入社区调研,本着 “便捷居民、优质服务”的原则,提出将服务终端直接延伸到社区,努力建设覆盖市、区(县)、街道(乡镇)、社区四级服务网络。三是方便居民得实惠。坚持“前台一口受理,后台协同办理”原则,确定“全区域通办”目标,即:居民只需就近前往街道(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就能完成所需事项办理。建设《居民基础电子证照库》,积极解决居民证照重复复印、反复提交的问题。建设一体化自动表单系统,努力实现居民办事业务申报表格填写自动化,基础人口数据使用资源化。

(二)加强保障,统筹推进社区信息平台建设。一是建立机制抓落实。市政府成立了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亲自担任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常务副组长,市政府分管秘书长和市民政局长任副组长,市人社局、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电子政务中心等为相关单位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民政局,全面协调落实项目建设工作。建立周例会制,根据建设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有序推进项目建设。二是组织有序抓建设。采取“多条腿”走路。一方面,项目建设和技能学习同步进行,在去年项目初建时,以市政府的名义抽调社区业务骨干23人前往上海市徐汇区顶岗培训14天,转变理念,了解和掌握前台受理流程和后台操作流转等各个工作环节。另一方面,采取先试点后推广方式推进建设,先在条件最成熟、基础最好的东区先行建设并试运行,对建设和运行中发现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再逐步推广。

三是整合资源抓技术。为解决建设经费不足、基础硬件发展滞后的问题,在项目建设之初,我们确定了“以技术突破,降低硬件要求,以整合资源,减少基础投入”的建设思路。创新使用了最新的“云计算、云存储及开源软件技术”。新技术的运用极大的节约项目建设资金,提高系统可靠性、数据安全性,降低了运营维护成本。

(三)改革创新,丰富社区信息平台功能。一是加强社区服务事项梳理。按照“三个必须”的要求,即:原在社区受理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纳入平台受理,各级政务服务中心受理自然人的公共服务事项必须纳入平台受理,各有关部门直接针对自然人受理的公共服务事项(法律法规规定的除外)必须纳入平台受理。对政府部门向自然人提供的公共服务进行了认真梳理,并按标准化的要求进行规范。目前,全市首批已纳入平台的服务内容123项,涉及人社、民政、卫计、残联、工会、组织等8个部门,第二批已梳理事项115项,正进行流程再造和软件升级工作。二是加强社区平台标准化建设。按照“科学合理、节俭适用、环境舒适、标准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原则,市政府专门出台以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为基础的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提出“两统一、三规范”要求。即:统一名称,统一街道(乡镇)、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名称;统一标识,全市公共服务中心统一设置视觉形象识别系统;规范窗口设置,按照辖区居民5000人设置一个综合服务窗口的原则;规范人员配置,根据“全年无休”的工作要求,人员按照“综合服务窗口数+1名工作人员(N+1)”的方式设置;规范工作管理,规范对社区工作人员的管理,完善运行机制。三是加强社区信息平台网络建设。依据国家民政部和中央网信办的相关要求,我们与项目建设单位反复研究论证网络性能及安全维护相关问题。为节约项目建设投资,充分利用现有网络基础设施,确定使用我市人社“金保”专网作为基础业务承载网络。实现了社区与街道的互联互通,街道、社区电子件的实时传输,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抓住建设契机,提升社区工作人员业务素质。为提高社区、街道前台综合受理人员对于“攀枝花市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的认识及业务受理能力,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项目规划培训计划进行了四轮次涉及近700人次的业务培训工作,通过大量业务培训和考核,使得社区、街道前台与后台综合受理人员熟悉了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系统操作以及业务受理的技能,街道和社区学员在培训后,短时间内即掌握了操作技能,提升了工作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更好的上岗为居民服务。

二、存在的问题及下步打算

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民政部门,只能起到组织协调作用,为政府当好参谋。从目前情况看,主要存在三个大的方面的问题:
一是互联互通的问题。这是制约整个信息平台使用的关键性问题。由于我们的信息平台架构在市人社局金保网上,金保网只通到街道和社区,没有与市、县(区)条线部门联通,而且又是准金融级,因此,目前,社区信息平台在受理居民公共事项后,不能实现后台的互联互通、协同办理。
二是部门割据现象突出。这是我国现行的体制机制上的问题。各部门至上而下对承担的公共服务职能均有自己的一套业务管理系统,而且自主权不在市级层面,因此,与我市信息平台的对接难度大。
三是社区公共服务中心的运行机制不健全。人员配置、职责分工还不明确。信息平台窗口工作人员操作还不熟练。
因此,下步工作打算:
一是要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信息平台建设作为改变传统服务方式、打破原有资源配置、打通各个孤网互联、方便群众就近办事的行政审批体制改革和实现依法行政、科学行政的深层次问题来思考,来谋划。要坚决克服本位主义思想。
二是要部门配合,形成合力,共同推进。民政部门作为牵头单位,要加强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和联系,及时掌握情况,研究应对措施。各相关部门对第二批梳理出来的公共服务事项要按照国家、省上的要求进行流程再造,尽快纳入平台办理。同时,各相关部门要积极争取省上的支持,在现有的体制机制上,积极推进部门业务系统与信息平台的有效对接。

三是要加强软件系统的开发升级,真正做到科学、高效、便民。把国家、省上的现场会开好,这也是我们向全省、全国展示社区建设水平,宣传攀枝花的重要机会。

 

                            

                 攀枝花市民政局

                  2015928